今年对于二手车从业者来说是值得记住的一个“特殊年”,因为多年二手车存在的“卖方市场”因素被彻底消除,二手车库存压力和新车降价压力下,使二手车开始走向了真的“实惠”阶段。
回顾2003年的时候,虽然很多人对于二手车来说还是“不敢买”,但是二手车从业者依然日子过得“悠闲”,毕竟二手车资源方面仍处在一个“供不应求”的局面,卖方市场主导因素比较大。旧车经纪公司和中间商都比较关注“收车渠道”,而基本上收上来的车是不发愁卖不出去的,所以有时候二手车的价格并不“实惠”,比如捷达、富康、桑塔纳这类常青树车型一年左右的二手车与新车的差价不足5%。
长期的供不应求局面造成了二手车价格的“虚高”,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大的情况是因为新车价格“虚高引起”的。而今年开始,由于关税、二手车管理办法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新车价格迅速接近“底线”,大部分新车价格所含的“水分”减少明显,这也给二手车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二手车价格的“缩水”。
综观整个北京地区的二手车价格,2006年上半年的降幅是这些年比较罕见的,尤其是多年价格坚挺的老几样价格松动明显,甚至在小排量车型受到鼓励的情况下,夏利、奥拓二手车依然降价数千元,这一年二手车的“降价”来得不仅早,而且持续时间长,不少旧车经纪人都因此“丧失了信心”。
根据上半年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新车交易数据来看,全国范围内新车交易量一片“飘红”,涨幅明显,但是北京地区新车交易量却没有明显的增长,而且相对来说影响了二手车的增长速度,自2003年起北京地区二手车交易量增长速度平均在25%-30%左右,而今年上半年同比去年同期这一增长速度仅为17%。
北京地区二手车价格趋向合理趋向大规模化的主要因素如下:
●二手车外流变化,价格虚高被蒸发
2003年起北京地区实行黄标车政策,超过30万辆的二手车短期内进入到了提前置换期,外省市购买者“蜂拥而至”,把北京地区的二手车价格“炒高了”,但是今年由于各地陆续开展了二手车的“环保限制”,北京的二手车流向区域减少,购买群体和购买力都有明显的下降,所以库存的二手车尤其是化油器车型价格下降明显,这三年来被炒高的二手车价格开始回落到正常水平。价格合理就会吸引相应的购买者,比如今年随着品牌二手车以及一些专业二手车机构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本地客户选择了二手车,将来北京地区的二手车本地消化的逐渐扩大将成为一种趋势,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消费人群对于二手车选择将成为一种新的消费理念。
●选择增加没有绝对优势车型
随着新车型的不断丰富,二手车市场内的车型也极大地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比如2003年二手车市场内的7万元左右的二手车主要是桑塔纳、捷达、富康这类车型,但是2006年这一空间的车型增加了POLO、西耶那、菱帅、爱丽
舍、高尔、千里马,还有亚绅特、赛马、雨燕等众多的新车,同一价格空间竞争对手增加,消费者的选择就会增加,这样就不会“迷信”某一款车型,也就促进了市场的价格“正常化”,随着新车型不断进入二手车市场以及新车型与二手车的竞争,二手车价格“不实惠”将很难形成有利的竞争。2006年将是那些常青树二手车型优势不再的一年。
●“利润优先”转到“规模优先服务制胜”
由于二手车价格受到影响的因素比较广泛,而且这些因素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难以捉摸”,所以在今日的二手车市场内,每辆车多存放一天就多了一天的风险,尤其是数量越来越多的2000年之后的二手车,新车降价频繁的今天这些车型将不再是“绩优股”。那么依靠单车利润的运转模式逐渐被“薄利多销”模式所取代,北京最大的几家旧车经纪公司正是依靠这种模式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在规模化方面取得了发展。另外仅仅扩大规模还是不够的,客户对于二手车的认知和选择越来越理性和科学,品牌二手车的售后、保障体系就吸引了大量的服务需求客户,不少二手车经纪公司也提供了二手车的各项服务,包括代办的各类服务,各品牌二手车也各自“八仙过海”来争夺这块“蛋糕”。在某一层面来说竞争也是促进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